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先后实行车险互通举措。车险区域互通为车主投保理赔提供了便捷服务,同时也加强了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数据共享,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资料图)
7月1日,随着第一台香港牌照的车驶入广东,“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出入境香港单牌车数量增速明显,8月1日至6日,近3000辆次香港单牌车经口岸通关,是7月份同期的6.8倍。8月6日当天,经该站查验的出入境车辆数突破了单日1万辆次,达到10300辆次,是今年第10次刷新口岸单日最高纪录。
随着更多车辆往来,行车安全问题便成为大家的共同关切。如果港车在内地出现交通事故,保险理赔该怎么办?为此,粤港两地达成了粤港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政策,该政策是指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且仅限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行驶的香港机动车,向香港保险公司投保责任范围、保险金额等已覆盖内地交强险的保险单,视同已投保内地交强险。
今年5月份,在广东省正式公布《关于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当天,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就签出“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后的首张跨境车险保单。“港车北上”的实施标志着粤港澳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政策全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落地实施的“澳车北上”政策与“港车北上”政策相同,都投保了“等效先认”保险,享受同等保险保障服务。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机动车辆保险是中国太平在大湾区启动时间最早、开展时间最长的跨境保险创新。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仅针对两地牌车主的跨境车险已经不能满足港澳居民便捷来往大湾区的强烈需求,进一步创新跨境通行保险保障,已成为大湾区居民迫切的心愿。
“‘等效先认’政策让香港居民不必分开购买内地和香港两地的汽车保险,这很大程度减轻了保费负担,为这些‘北上’的香港车主免去了后顾之忧。”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从另一层面上讲,“等效先认”政策降低了港澳人员往来的旅行成本、货物贸易的运输成本,这有助于香港、澳门市场主体跨境活动,有利于大湾区的建设。
除了粤港澳的“等效先认”政策,近几年,车险区域互通步伐不断提速。京津冀、成渝等区域先后实行的车险互通举措各具特色,为当地车主投保理赔提供了便捷服务。今年4月份,京津冀三地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通知》,鼓励京津冀地区保险公司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优化理赔流程,实现京津冀三地内的异地出险车辆可在京津冀同家保险公司任一网点办理保险理赔手续等。至此,京津冀三地车险理赔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上日程。
几乎同一时间,原四川银保监局发布公告称,围绕重庆市和成都市车险三个“一体化”,即交通事故“快处易赔”一体化、跨区域车险理赔服务一体化、车险综合服务创新一体化,开展试点工作。通过三个“一体化”,实现成渝两地车险理赔案件通赔通认、反欺诈信息共享、异地纠纷调解和诉调对接。
有业内人士表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各区域车险互通是必然趋势。“各区域车险市场的连通,可以促进各地车险服务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了保险市场的竞争力,让车主们拥有了更多便捷、灵活的保险选择;同时也加强了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数据共享,优化了资源配置,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王向楠说。(武亚东)
(责编:彭晓玲、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