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张月友: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从何处发力?
(资料图)
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国内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是有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主攻方向和战略路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新引擎,是关系中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的决定性力量。
理论周刊丨胡娟:推进教育现代化,告别“单向度的人”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理论周刊丨景区发展要拆掉思维的“墙”
如果景区还固守着“门票经济”的思维,把风景当作“摇钱树”,把热情出游的游客当成买单的“冤大头”,这种短视功利的“围墙思维”无异于竭泽而渔。
理论周刊丨“管点有用的”,先认准做事“第一标准”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不满意、生活方不方便,才是第一评判标准。若是靠着一个规定走天下,把所谓的规定当作创城的标准来执行,这样“创”出的城,是否符合人民期待,恐怕要打个问号。
聚焦现实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展开理论解读,作出分析研究 周二出版。
投稿邮箱:dzrbllb@163.com,联系电话:0531-85193121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报道 策划 任宇波 邵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