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梅源村:“好光景”迎客来

2023-07-09 17:19:39    来源:搜狐号-信息新报    


(资料图片)

编者按:日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三大中央主流媒体均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重要时段,对“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云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关注。20年来,云和始终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云和实际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面展现“千万工程”云和创造性实践和标志性成就,县融媒体中心今起推出“‘千万工程’云和故事”系列报道。

“从前全家人一起种香菇,一年到头也就挣三万元,现在开民宿一个节假日就有三五万元的收入。”6月29日,记者走进崇头镇梅源村,民宿业主季发东满脸笑意,提及梅源村的变化,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渐鼓的腰包。

梅源村的发展可谓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山村的生动缩影,2016年以来,梅源村以行动实践“两山”理论,立足景区村优势,于“千万工程”中走出了一条美丽的共富路。

早年的梅源村举村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与之相对的是随意搭建的菇棚、丢弃在地的菌棒也成了村里随处可见的“风景”,甚至人还没进村,就能远远闻到刺鼻的菌棒味。再往后,随着国内食用菌产业同质化发展愈发严峻,菌菇生意不再景气,做食用菌的人也变少了,但此前的“风景”却长久地留了下来。

传统的产业难以为继,当时的梅源村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不知往何处发展。

2016年,恰逢云和梯田正式提出5A景区创建目标,位于梯田脚下的梅源村也随之成为景区村。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导向,梅源村锚定环境治理,从路面、菇棚、电线、污水排放等方面入手,逐步优化村庄人居环境,一点一滴挖掘美丽乡村特色亮点,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后来的整村行动,村民们依靠梯田一级游客接待中心和索道带来的客流优势,向民宿及其配套产业全力冲刺。

据悉,2016年至今,梅源村通过一系列“微改精提”举措,先后集中拆除菇棚灰寮7700平方米、违法建筑1.9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环境卫生整治3公里,仅2023年就清理陈年垃圾20余吨,整治脏乱差点位30余个。村中一些倒塌的牛栏、灰寮摇身一变成了咖啡屋、茶室等小景观,颇为古老的房屋也得到了妥善的修缮与保护,原本刺鼻难闻的气味消失,平整宽阔的公路穿过青山绿水带来大量游客,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村庄建设日新月异。

“现在村里民宿有三十多家,其中‘银宿’四家,好的民宿每年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在梯田建设之前,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现在,随着梯田创建、梅源村重新规划建设,入住的游客变多了,给村里带来了很大的收益。”梅源村村委会副主任叶国平说。在从传统食用菌种植产业到特色民宿行业的跨越过程中,梅源村原有的自然环境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发挥了极大作用,过往只能看的“绿水青山”如今随着产业发展转化成真正的“金山银山”,带领一批当地村民快速致富。

通过“治理有效”带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梅源村实现了“生活富裕”,也涵养了“乡风文明”。为了做强民宿服务,许多村民还自发参与培训,掌握游客接待、庭院养护、小吃制作等实用技能。梅源村文化礼堂定期举办反诈宣传、垃圾分类宣传等科普节目,还有乡村春晚、节日汇演等精彩内容。近年来,梅源村先后获得了3A级景区村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百尺竿头当更进一步,接下来,梅源村还计划从老街运营与梅花景观建设出发,依托“千万工程”继续深耕最美梯田风景线梅源站内涵,从绿水青山中挖出金疙瘩,让村庄的共富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

上一篇:乌克兰国防部承认实施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
下一篇:最后一页